王森森,杨军: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研究

2025-03-15 admin 11

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研究

王森森,杨军

摘要:高等教育是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重要场域,实现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是新时代发展的重大命题。在耦合协调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现状看,2012—2022年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二者发展指数显著领先,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滞后。从耦合协调度看,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数也呈梯度上升趋势,在样本期内,省域耦合系统等级均衡性得以改善,实现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不同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特征影响下的等级变迁呈现多种发展态势,包括“双元驱动型”“新质生产力主导型”“高等教育主导型”“双元滞后型”。从区域差异看,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的区域差距逐步扩大,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内部差距较大;东部与东北、西部地区的外部差距较大,与中部地区的差距较小;外部差距是造成区域差异的重要来源。从驱动因素看,人才培养和数字生产力是影响我国省域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和科技生产力是次要因素,智能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影响较小。建议推动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元驱动,扩大二者的耦合效应;激发区域特色潜能,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格局;释放数字生产力效能,深化人才与技术交互驱动。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王森森.pdf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