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以美育人。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育,而是提升人的审美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教育。
美育的赋重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美的能力,触发美感,净化心灵,美及他人。一个人从内心的一种不平衡/不适应状态到平衡/适应过程中,依据其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积极地自我调节,使其心理/行为动态地与环境保持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建立起某种平衡,产生美感体验,即主体在对认知对象进行有意味的形式提取过程或观照过程中表现出的敏感、细致、好奇、进取、愉悦的心理状态,升华到美育的愿景。只有厚实的审美底蕴,才能显现完美的人格魅力。
步入新时代,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十九大报告中,美育成了被提及的重要词语。2019年6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极大地推动着美育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与普及。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了高等教育阶段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 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以为,科学家的发现、艺术家的创作、平凡人非凡的人生故事等都可以是美育的内容。我国药理和毒理学家吉永华说:“美的世界是一个协调的、统一的世界。人类生存的自然、社会的混合架构,如果是美的架构,相对来说养眼一些、活得舒适一些,架构扭曲的话,环境越恶劣,自然界当中产生毒素的机率就很大,相互伤害的毒性就很大”。本教材以“适应与复元”为美育主题,以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思考为线索,强调学科融合,集结生命科学、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土木工程、艺术人类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谈美育,为了诗意地栖息于大地,我们如何发现美、创造美。
自然与人。环境为人的生存之本,生命之源。当把环境作为感性的审美体验对象,发现和欣赏环境之美,可以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荒野之美、星空之美、大地之美、动物精神以及人类在对自然观察基础上创造的形式之美。这五讲侧重探讨自然环境本身的复杂性与协调性、自然的力量、自然的语言之美、自然与神话之美、自然的价值之美、敬畏生命等内容,陶冶学子的情操,提升学子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社会与人。“真”“善”“美”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三个主要价值范畴。“真”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具有的内在规律性;“善”是道德领域里辨别好和坏的尺度,“美”是感受和观赏对象时的情感体验(最终为愉悦的)和判断。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和再现物质生活时,人们必须建立“独立于意志”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衡量标准指向真善美,以利他、公共利益、社会发展与进步等为参照。这一部分有图腾之美、权衡之美、劳动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五讲,内容包括社会本身的复杂与动态协调之美,社会秩序之美,科学进步与发展、艺术的表现,劳动创造美等。
人与人。针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在两难选择的处境下去思考悲剧、喜剧、正剧的缘由,获得心灵的启迪,升华生命境界。包括医护之美、情爱之美、向死而生的生命意义探求、人生追求的至美境界、美的化境五讲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审美特质——至善仁心的大爱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我之境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个体与自我。强调由内省获得价值感、尊严感、生命的美感。包括生命尊严的崇高与优美、舍得之美、健康之美、时间之美和空间之美五讲。生命尊严带来自我审美与社会认可;生活当中对物质世界“做减法”,舍得权衡间达到自我内心的清理;个体要有健康的体魄,有尊严、懂取舍,拥有更健全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理解个体生命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美丽、空间与个体生命的生长之间的关系,活得更阳光。
这本教材的编写从2019年11月启动以来,经过近30位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从体例、内容到语言的组织反复斟酌,形成了20讲。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无时不深感无论从内容、素材和语言,仍有需提升的空间,我们将虚心聆听读者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本书编写的高品质境界。感谢为本书付出辛劳的每一位学者和贡献者。特别感谢杜卫教授为本书作序,吉永华教授对本书每一讲的斧正,感谢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对《大学美育二十讲》教材的组织工作、编写工作和出版工作的鼎力支持!
(文稿系重庆师范大学丁月华教授所作《大学美育二十讲》前言)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专业委员会
202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