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宴兵: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事业发展

2023-12-18 admin 328

12月18日,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在重庆日报思想周刊发表署名文章《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事业发展》。

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事业发展

刘宴兵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教育的功能是传承文化、启智润心,二者密不可分、互促互融。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引领重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文化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了文化氛围。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确立了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内核,明确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教育事业发展筑牢了文化根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与精神标识的“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文化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教育事业发展坚定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贯通、相互融合,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很难促进中国教育的繁荣兴盛,就很难完成建成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教育承担着文明的时代精神传承职责,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文化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牢牢把握当代教育的文化根基与精神定位,为新时代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凝聚强大正能量。

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新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对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党的全面领导更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教育发展全过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这也是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生动体现。实践证明,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弄清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才能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躬耕教坛,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要不断巩固主流思想舆论、主流价值、主流文化的教育,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事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重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贡献。持续深化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不断拓展教育领域的宣传宣讲,丰富载体、创新手段,做好集中宣讲,开展面对面、互动化、分众化宣讲。用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集中培训轮训、“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载体,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升文化育人成效。创造性地使用全息投影、VR等新技术、新传播形式,为学生营造高沉浸感、高互动性的学习体验环境,让具有重庆特色的古人古籍“活”起来、文物文学“动”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直抵人心。推动重庆大中小学积极开设“校园诗词大会”,举办传统节日(气)雅集等活动,创新形式、注重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各种新场景充溢校园生活。切实加强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要注重主渠道和广覆盖并重。既强调理论创新、教育引导、课堂讲授等主渠道,抓好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又积极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效融入重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层级各领域,保证广覆盖、深嵌入。要建立机制,强化“硬约束”。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主体,建立健全督促考核的制度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处置等机制,做好意识形态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完善意识形态责任追究机制。深化国际教育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借助中央和地方权威媒体和媒体集群,从扁平化传播渠道走向立体式传播矩阵,采用精准传播方式,推进重庆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成就“走出去”。鼓励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用受众思维讲中国故事、用场景思维讲中国方案、用情感共鸣模式展现中国文化。

来源:重庆日报,2023-12-18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