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宴兵:全周期 全链条 全要素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2023-10-06 admin 350

103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在《光明日报》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栏目撰文《全周期 全链条 全要素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1.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教育、科技、人才是驱动知识创新的“三驾马车”,三者有着天然的、内在的、本质的逻辑联系,既辩证统一又一脉相承,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深刻把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有效联动的时代定位、内在逻辑和使命任务,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地位作用,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坚持科技自主创新,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才资源总量、整体素质、国际竞争优势得到长足进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需要锚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体系优势,推动形成多方互动、联合创新的工作格局,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三者实现良性循环、有效贯通、深度融合、同向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引领支撑和强大推动力量。

2.jpg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实验室。新华社发

1.坚持全周期,持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融合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着力点,夯实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的体系化专业化基础。

一是着力加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协作。切实在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平台共享、市场主体连接等方面加强信息互联共通,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区域发展走向、产业转型导向、市场需求取向,持续深化学科、教学、研究和管理体系等改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专创融合、产创融合、科创融合,打造更多高峰学科,如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33个重点产业链,立项建设13所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和58个示范性新型学院;支持以开展联合攻关、互派顾问、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博士工作站等方式推进人才、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构建与产业结构高度匹配、与市场需求精准耦合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有的放矢培养国家、地区需要的战略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快构建高质量协同育人体系。

二是着力加强高端人才集聚引进协作。强化各级教育、科技、人社等部门协同,推动进一步优化创新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政策,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充分依托和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用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吸引人才、培育人才,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团队,如重庆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00余个,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三是着力加强科研人才放权赋能协作。聚焦束缚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堵点痛点,协同实施科研激励政策,向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赋权,在编制使用、岗位设置、工资总额、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对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项目、职务晋升等倾斜支持,赋予其更大自主创新空间,不断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2.坚持全链条,持续深化创新平台服务融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要把科技创新支撑作为发力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服务融合全过程贯通。

一是全面加强创新研究合作。聚焦“四个面向”需求,推动有组织科研,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推、高校主动、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协调和指导深化校地合作重点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紧密合作,联动实施,满足产业发展创新需求。

二是全面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在全国层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接重点产业链、人才链需要,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在地方层面,协同支持完善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政策机制、评价机制,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职能。在校级层面,协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以国家大学科技园、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和创新创业孵化器为重要载体,推动科创成果加快从“书架”到“货架”转化。

三是全面加强创新资金支持。针对高校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用好国家、省市科研等项目资源抓手,推动各类银行信用贷款、无本续贷、投贷联动等服务科技创新业务落地应用,加大各类科技创新资金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配套力度,把科技金融活水引进“资金池”,以更大的“资金池”喂养更多的“飞鱼”。

3.坚持全要素,持续深化创新生态保障融合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保障。要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保障融合的整体效能。

一是持续优化创新评价。强化各级教育、科技、人社等部门的协同指导,并通过制度设计,推动进一步扭转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惯性思维,加快完善并形成以学术能力、创新价值、成果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导向体系,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重点考核在创新一线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构建创新人才科学综合分类评价体系。特别是在应急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实行“赛马制”,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遴选科研团队,集聚人才揭榜攻关。

二是持续优化创新模式。瞄准国家、区域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协同谋划重大举措、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融合共建研发经济空间、产业集群、技术平台、科研院所、综合性科学中心等载体,打通人才、资金、项目、服务共享渠道,构建从苗圃、孵化、加速器到规模化的完整产业生态链,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性跃升,打造更多的“创新雨林”。

三是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协同聚集建设高能级人才平台,实施高匹配人才计划,提供高水平人才服务,建立“一键服务”引才留才机制,提升高端人才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在子女入学、就医、住房、落户、创业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全要素建设“人才特区”“创新特区”,加快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不断吸引汇聚顶尖、一流科技创新人才。

来源:光明日报,2023-10-03,第8版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