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安排,由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等单位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项目启动会在重庆召开。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震,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凌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处长彭彧华,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赵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冯光鑫,重庆市林业局科技处处长牟维斌,我校党委书记覃正杰,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袁军出席启动会。
会议特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专家,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与项目组成员参加,袁军主持启动仪式。
启动会上,覃正杰代表学校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重庆市政府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对参会专家、兄弟院校及合作单位给予的帮助表示由衷感激。覃正杰指出,“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项目,不仅是对传统治疗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更是我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学校将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努力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处长彭彧华对项目获批表示祝贺,肯定了重庆医科大学的科研团队前期对项目付出的不懈努力,表示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彭彧华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始终以“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为导向,为原创性、战略性科研攻关提供坚实的后盾。希望项目组与合作单位要紧密联系,加强沟通协调,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全面落实基金委的战略部署,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学术探索和原始创新的里程碑,成为多方协作、共攀科技高峰的实践典范。
在市领导的见证下,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赵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冯光鑫,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为项目学术咨询专家代表、项目监理组专家颁发聘书。
项目负责人王智彪教授分别从项目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和实施准备三个方面汇报了项目的总体情况。
市教委科技处、市卫健委科教处、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负责人、项目学术咨询专家、监理专家、重庆医科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出席启动仪式。
重庆医科大学,2025-03-15
项目介绍
“基于颅内毫米级声源点的定位引导及治疗调控系统”项目致力于脑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形成可同时兼顾无创、精准定位、精细干预及实时监控的聚焦超声治疗新手段,为脑疾病治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新方法。项目以超声为核心,将在多靶点神经调控、脑疾病机制解析和超声脑机接口研究等方面填补国际空白,在组织毁损方面攻克卡脖子技术,拓展适应症。项目完成后,可为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开展颠覆性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治疗提供原始创新的科学利器,进一步稳固我国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该项目获批直接经费8028万元,创下重庆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直接经费额度历史最高纪录,也是重庆医科大学作为首席单位获批的第二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