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实高水平新工科大学建设。实施专业体系“强化、拓展、升级”,出台《重庆科技学院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本科专业设置与优化调整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引导全校专业建设和发展;实施“课程体系重构、内容体系迭代、教材体系更新”基石工程,“项目式、案例式、混合式、信息化”课堂提质工程,“大工程、全流程、场景化”平台校企共建工程,“全程贯通、科教融合、全员覆盖”专创融合工程,“保基本、促改革、奖成果”教学激励保障工程,全面深化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建设。
2.重树指挥棒引领高质量发展。针对办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教学重量轻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人才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产出”等顽疾,完成了从“年度考核体系,绩效工资体系,职称评价体系,岗位聘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五个维度的全面系统改革,学校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重庆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取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突破,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人才培养实现“理念转变、模式转变、文化转变”。
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锻造金专。新增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总数达到10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完成专家进校考查,土木工程专业进入进校考查计划阶段,全校通过认证专业总数达到13个,连续两年居全国本科“学院”首位。
4.一流课程建设助力打造金课。新增市级课程37门,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12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教学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深入实施以案例式、项目式为特征的多种教学模式融合改革,广泛推行非标准化试题在课程考核中的应用,支撑疫情期间大规模课程考核改革。
5.加强校企共同编写特色教材。设立校企合作教材建设专项,支持建设经费600余万,组织各专业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聘请同行和企业专家共同审稿,新出版《信息功能器件》等新工科教材50多部,优秀教材蓄水池逐步形成。
6.专创融合提升双创教育质量。坚持“全程贯通、科教融合、全员覆盖”,建立国、省、校“三级”竞赛库,开展学科专业竞赛6类402项。全年参赛学生10000余人次,共获得各类竞赛校级及以上奖项1172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815项,国家级357项,连续3年在全国所有石油高校参与的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团体银奖。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第171名。
7.教育教学研究助推改革建设。2项教育部新工科课题顺利结题。新增市级教学改革项目49项,重大、重点15项。获得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参评重庆市教育咨政决策论文获奖率达到80%,其中3篇获得一等奖,取得历年来参评最好成绩。石油工程系、安全工程系获评为2022年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
8.不断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教师培训情况、竞赛成绩纳入学院考核、绩效分配和职称评定等,提升教师参与的内动力。获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六届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二等奖2项;第二届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重庆市2022年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2022年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2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9.打造数字教务管理平台体系。在自主研发建成的聚焦课程目标的授课计划、考核标准、达成情况分析于一体的课程成绩数据系统的基础上,打通在线阅卷系统和电子化教学档案系统的教学档案电子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命题阅卷、试卷及教学档案全程数字化,为推进有组织教学改革、构建和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搭建了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10.持续提升教学管理服务能力。面对疫情反复,线上线下运行交错调整,教务处沉着应对,兼顾计划完成和教学质量,确保了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有序推进,连续两届荣获重庆市 “新时代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
重庆科技学院教务处,2023-01-02